2024年3月29日

纳瓦罗走出白宫,拎着一张涉华照片

  推翻选举无望,任期进入倒计时的特朗普整天在白宫“自怨自艾”,白宫雇员纷纷“跳船”、打包走人。但是,还有一个人仍在固执地重复“特朗普赢得大选”的离奇论调,他就是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

  13日,纳瓦罗被路透社拍到走出白宫西翼,手中拎着一幅被框起来的照片。被抓拍时,他望向一旁,令整个画面显得意味深长。


  图自:社交媒体

  纳瓦罗手握的照片摄于2018年阿根廷G20峰会期间,当时中美两国领导人及高官共同出席了工作晚宴。期间纳瓦罗坐在美方代表末端,露了个脸。

  观察者网查阅,这张照片并非属于某家新闻机构,而是由白宫发布。至于是谁将其打印装框、此前放置在白宫内的什么地方,无从得知。

  推特上,不少美国网民质疑纳瓦罗“偷窃”。如果照片被证明是联邦财产,他将最高面临25万美元罚款、5年刑期。也有人指责纳瓦罗“双标”,去年夏天美国反警察暴力抗议活动期间,他曾大骂抢劫者是“坏家伙”、“禽兽不如”。



  白宫雇员近日开始准备纸箱、进行搬家 图自:社交媒体

  还有网民注意到照片中的中国元素,考虑到纳瓦罗曾多次就中美关系大放厥词,讽刺他“就是想博取关注”。

  事实上,纳瓦罗不但曾“无中生友”,靠编造专家言论来佐证蹩脚的经济理论;去年新冠疫情期间,他更是反复污蔑中国抗疫、宣传反科学言论,为特朗普政府“甩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多次批驳纳瓦罗,称他撒谎成性、造谣上瘾,四处散播“政治病毒”和虚假信息,早已毫无诚信可言。

  美国广播公司(ABC)注意到,在挑战大选结果的特朗普已“四面楚歌”之际,纳瓦罗是为数不多还在为他公开辩护的白宫职员之一。


  纳瓦罗14日依然在福克斯节目中坚称特朗普“赢得大选” 视频截图

  14日早上,纳瓦罗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采访,再度发出他已一次次被“打脸”的“选举舞弊报告”,坚信特朗普“合法赢得本次大选”。“如果今天再次投票,他(特朗普)依然会再度当选。”

  他指责民主党对特朗普发起的弹劾案是“滑稽画”、“对美国诉诸暴力”,并希望国会停止弹劾,让特朗普“和平体面地离任”。

  纳瓦罗掺和大选的种种言论,已经涉及违法。美国联邦政府监督机构特别顾问办公室去年12月表示,纳瓦罗利用其联邦机构雇员的“职位优势”,在竞选期间多次发表批评拜登的言论,对选举产生影响,违反了《哈奇法案》。

  有网民讽刺,路透社抓拍中的纳瓦罗像是从白宫“偷偷溜走”,而这件事“本身要比他溜走时顺走的东西更重要”。

  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东亚项目负责人史文(Michael Swaine)评价,纳瓦罗“也许是特朗普在腐败任期内引入核心圈子的种种古怪、边缘角色中,那个最典型的代表”。他说,华盛顿不需要那些老调重弹大国竞争、维持美国霸权的人,尤其不需要纳瓦罗这种人。

  延伸阅读:

  传热学领军人物华裔教授陈刚遭美司法部门逮捕 补壹刀:美根本目的在于不让中国再出一个钱学森

  来源:补壹刀

  又一个顶尖华裔科学家被麦卡锡“追杀”。

  国际传热学的领军人物,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华裔教授陈刚,近日因被控“虚假报税、未向美国能源部披露与中国合约、任命和奖励”等理由,被美国司法部门逮捕。


  这一次,我们甚至都不用影射美国搞“麦卡锡主义”了,因为主持调查和起诉陈刚的美国国土安全局特工,就叫马修·麦卡锡。


  “麦卡锡报告”

  美国司法部网站公开了由特工麦卡锡撰写的起诉书,看到23页原件的刀哥,也是惊呆了。

  北京脑科学中心创始主任饶毅就陈刚事件致信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就美国政府的指控做了辩驳。我们可以结合饶毅的信,看一看起诉书的内容。

  麦卡锡的起诉书认为陈刚涉嫌“四大罪”:

  一,陈刚担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负责评估和审查中国政府的资助申请。然而,当他向美国能源部及麻省理工学院申请资助时,从未透露这一点。据此,起诉书认为陈刚涉及“欺诈”。

  二,陈刚在2018年的联邦税表中隐瞒了他在中国有超过1万美元银行账户的事实,涉嫌偷税漏税。

  三,麦卡锡通过调查陈刚的微信记录、电子邮件和手机发现,除“评审专家”外,陈刚还担任了:

  1、南方科技大学大学的顾问,在得到美国联邦机构大约1900万美元的联邦拨款和奖励同时,还获得了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


  2、中关村发展集团(麦卡锡专门强调了这是一家国企)的“战略科学家”。

  3、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顾问。麦卡锡强调,这是一所由“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管理的国有学校”,陈刚作为学校顾问“推荐学生进入美国顶尖大学”,并收取了顾问费。


  4,中国政府的“海外专家”顾问,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提供建议和咨询,推荐他人加入中国人才计划”。

  5,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顾问。麦卡锡强调,留学基金委的项目资金主要来自中国政府。

  6,通过调查微信记录,麦卡锡还发现陈刚是“武汉市合作伙伴杰出人才”,加入了武汉“3551光谷人才计划”,获得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安置补偿金及2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现金奖励。

  对这份充满了无知和意识形态偏见的指控,饶毅直斥为“荒谬”。

  首先,研究经费发放机构要求申请人披露与研究相关的关系,以避免同一研究有多重经费支持。如果申请人有一项研究同时得到美国两个基金、或一个美国基金和一个中国基金支持,他应该披露。但以上五个关系都无关陈博士的研究经费,所以他当然不用在研究经费申请上披露。

  其次,他的这些关系是大多数学者一般的校外活动,不影响其研究和工作。它们不影响经费评审过程,不用向经费单位披露。

  第三,美国科学家为外国基金发放单位(如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是常规工作。如果不披露为中国国家基金会评审经费是罪,那么有可能几乎所有MIT教授都可以被起诉曾经为以色列、意大利或英国政府的经费机构评审过研究课题。单单挑出中国的科学基金会为政府机构当然是种族主义,因为所有主要政府都有科学基金会。

  陈博士的其他四个关系,可能充其量加起来一年只需要用他半天时间。与他有那些关系的机构不过是用他的名字,以便报告上级,自己“咨询了”国际顾问。

  四,在刀哥看来,比饶毅所提更加荒谬的还在后面。为证明陈刚为中国“效力”,麦卡锡翻出了一封2016年的电子邮件,称陈刚建议中国:

  把创新(科学)作为关键和核心,而非赶时髦;

  中国经济排名第二,但技术和人力资源远远落后这一位置;

  中国目前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不可持续的环境代价及劳动力成本;

  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技术,不能再走过去粗放型的老路;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但不仅仅是自主创新,还需要走国际化之路,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

  看了上述5条“罪状”,不知你的心里是如何感受,连“走国际化之路”都是罪,真不知道麦卡锡同志是抓陈刚的辫子,还是打他“自由灯塔”祖国的脸。

  不能再出钱学森

  陈刚是纳米技术方面的顶尖专家,麦卡锡在报告中特别强调“纳米技术”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特别感兴趣”的领域。

  说白了,美国如此疑神疑鬼下大力气纠察陈刚,也是杀鸡给猴看,不希望在尖端科技领域再出一个钱学森。

  根据公开资料,1964年,陈刚出生于湖北襄阳市南漳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980年,陈刚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华中理工大学,就读于动力学系,并留校成为一名讲师。

  1988年,陈刚受学校推荐,跟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赴美读博。

  2001年,陈刚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担任副教授;2004年担任教授。


  2009年,陈刚团队首次打破了被公认物体间热辐射基本法则的“普朗克定律”公式。攻克了全球物理学家百余年来未能证实的猜想。

  2010年,陈刚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13年,陈刚升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这是该校建校以来机械系首位华裔主任。

  陈刚被捕事件发生后,麻省理工大学校长拉斐尔·莱夫向全校师生发表公开信,称陈刚是“广受尊敬的学者”,了解他的人都对其被捕感到“不可思议,让人深感沮丧且难以理解”,机械工程系主任已经赶往陈刚家中,在这艰难的时刻帮助他的家人。


  有了解陈刚的科技界人士告诉刀哥,陈刚多年来为国内相关领域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陈本人经常回国参与学术活动与交流,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不少都受过他指导,但这都属于正常的学术研究范畴,不可能牵扯什么“间谍”活动,陈刚所担任的那些职务在百度上都能搜到,不是什么秘密。

  对陈刚事件,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有关情况,我想再次重申,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有关人才交流合作必须建立在遵守法律、秉持科学诚信以及恪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有关政策举措与各国的通行做法并无本质区别。美方一些部门在办理有关案件时,应该专业公平地行事,停止搞政治操弄,停止对中方有关人才计划的污名化,停止干扰破坏中美在科技人文领域的正常交流与合作。

  余茂春√,陈刚×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认为,陈刚事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性:

  第一,从美国政治角度来说,这是很典型的对华裔追杀的行为。这实际上与历史上美国与其他国家处在冲突和战争时,它对其他国家裔的美国人采取的清理、约束的那种残酷做法是一致的。这是一起由美国政府机构推行的、对华人带有强烈种族主义色彩的、违背人道和伦理的恶性的政治事件,是有背离人道和公平正义的做法。


  第二,就中美关系而言,这是美国在其国内清理任何与中国大陆进行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管道的又一例证,同时也是特朗普政府在临近下台之前,在科学、文化领域操作中美“脱钩”的又一例证。

  复旦大学教授沈逸认为,这件事说白了就是美国出现了第三次“红色恐慌”,是“麦卡锡主义”歇斯底里发作的又一表现。这种病态情绪总是借助中国相关议题投射出来。陈刚院士被抓不是第一起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们能期待包括麻省理工在内的美国学术界守护知识分子的良知,抵制政府的“麦卡锡主义”行为吗?

  李海东认为,麻省理工最终能不能坚持科学精神、拒绝政治干预,还不太好判断。麻省理工毕竟是美国的高校,在美国办学就必须考虑到美国国内相关的政治气候,考虑学校整体的发展。由于其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联邦政府,所以现在校长们面临的问题是,在损失一个华人学者与整体资金方面如何做决定?

  他也相信麻省理工的校长是有独立、科学精神的,但在牺牲陈刚一人和学校整体发展这二者之间做决定时,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后者。

  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如果在美华人不能拧成一股绳、共同为这个族裔的合法权利做斗争的话,极有可能成为美国政治精英对华全方位对抗过程中的牺牲品。鉴于华人一向有不想惹事的特性,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沈逸认为,对于陈刚院士被抓,麻省理工的校长有可能一无所知吗?之前特朗普加强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说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的时候,像耶鲁、伯克利、斯坦福这样的名校校长第一时间站出来撑留学生?为什么当时反应那么快,因为不让中国留学生去对美国大学来说是断他们粮食的问题。

  有网友认为,饶毅在信中称这是“特朗普主义”作祟,但麦卡锡肆虐时,特朗普还是个小孩子,所以既不“特朗普主义”或者“麦卡锡主义”,这就是“美国主义”的阴暗一面。

  李海东认为,这一系列事件其实就是“麦卡锡主义”的现代翻版,但与“麦卡锡主义”还是有着不同之处。这就是“特朗普主义”的特点了。

  “特朗普主义”的核心是民粹、煽动老百姓暴力反抗既有体制,受其打击的目标可以说有三个,分别是在美的华裔、中美关系和美国“建制派”精英所拥护的既有制度结构和规则。“特朗普主义”掀起的反体制民粹运动是扫射性的,受其影响的不仅仅有像陈刚这样的华人学者。


  拜登上台后,风向会变吗?

  李海东认为,由于美国的体制结构备受“特朗普主义”冲击,拜登上台之后肯定会清肃,但清肃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误区是,有人认为美国精英届对华认知强硬的共识已经达成且牢不可破,这其实是把中美关系的敌对给定格了,是不合乎历史辩证看问题的科学思路的。拜登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不会完全相同。

  而沈逸认为,拜登上台之后也不会出现实质性改变。因为拜登要做的是弥合美国白人政治精英内部分歧,团结反对他的那部分精英。而那部分人对中国什么态度,大家也都清楚。

  而网友的评论也很有意味,有人对比,美国把余茂春这种不学无术之人奉为智囊,却给陈刚戴上手铐。说白了,美国今后要的恐怕是忠心的狗,不是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