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杭州独居女子突然去世,市中心一套房和存款谁继承?

“小王,开门,我来看你了!”一天上午,樊大姐像往常一样,敲响了王女士(化姓)的家门。

在父亲和祖母相继离世后,王女士长期独居在家。上城区闸弄口街道濮家社区工作人员时常上门探望陪伴。尤其是樊大姐,几乎每天都要上门探望,多年相处下来,两人已情同姐妹。

“可能是出门买菜去了。”敲了半天没人应,樊大姐心想。到了下午,樊大姐再次上门还是无人答应,便将此事告诉了濮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胡秀华。

“我俩又跑了一趟,发现灯是亮着,但还是没人开门。我们怕有危险,当即决定破门。”在社区、派出所、物业三方见证下房门被打开了,大家发现王女士已经去世。

上无老下无小

“身后事”成为难题

经法医鉴定,确认王女士为自然死亡。如何处理王女士的“身后事”,成了摆在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初步调查,王女士既无在世直系长辈血亲,又无配偶子女,也未曾立下遗嘱、遗赠扶养协议等,所以就没有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

那么,她留下的存款、财物和市中心这套房产,该由谁来继承和处置?

根据《民法典》第1145条规定,当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时候,其遗产仅能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对被继承人遗产进行妥善处置。


遗产管理人专项小组开会

我们希望合法合规地处置王女士的遗产。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矛盾纠纷,并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处置流程,为未来出现类似情况提供经验和参考。”胡秀华告诉记者。

很快,上城区民政局、闸弄口街道办事处、王女士生前所属的濮家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遗产管理人专项小组,指定濮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在专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对其遗产进行妥善处置。

剥茧抽丝

亲生母亲终于找到了

在服务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引起了律师团队的注意——王女士的母亲,是否还在世?

在调查之初,律师团队查询了户籍档案,并未发现王女士母亲的相关信息。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在多年走访过程中,附近居民未曾听过父女二人提起,更没有人见到过王女士的母亲。王女士父亲方面的其他远亲亦称,其母亲早已去世。

“王女士的母亲是否在世,直接决定了本次遗产继承工作的总体方向,必须要排除一切的‘不确定’。”孙子惠律师在社区的支持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深入调查。

在王女士泛黄的出生医疗证明上,孙子惠律师查到其母亲的姓名。通过姓名一步步倒查,最终在闸弄口派出所与潮鸣派出所历史资料的比对中,确认了王女士生母仍在世的关键信息。

资料显示,王女士的生母刘阿姨(化姓)患有精神残疾,1993年与王女士父亲离婚后,回到嵊州老家居住,并于1994年再育一女。

摸着石头过河

杭州探索“遗产管理”新路径

在团队律师孙子惠和宋梅玲的建议下,濮家社区居委会在向专项小组汇报后,加紧调整工作方向,聘请司法鉴定中心对刘阿姨与王女士进行亲子鉴定。

经鉴定,刘阿姨确为王女士的母亲。依照法律规定,刘阿姨是王女士遗产的唯一法定继承人。


专项小组找到王女士生母

濮家社区居委会在律师的建议下,公开刊登《遗产管理人公告》,以公开公示的方式确保遗产管理人选定流程规范化、遗产管理人履职程序标准化。


继承人对被继承房屋进行现场拆封接收

紧接着,社区联合律师团队又帮助刘阿姨完成了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并指定其女李女士为监护人的司法程序。在社区的陪同下,继承人及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在银行、社保、医保单位完成了财产交接,使遗产得以顺利继承。


刘阿姨家属送上锦旗

在沟通协调下,刘阿姨的家属表示自愿以王女士名义向民间非营利公益组织杭州慧灵捐款两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以感谢其对王女士生前的照顾,并向王女士堂哥王先生(化姓)赠予五万元以感谢多年来的关心与爱护。


刘阿姨家属和工作人员合影

伴随着“上无老、下无小”、长期独居的中老年人数量日渐增长,各地对该群体的日常健康关怀已经逐步落实到位,但关于相应遗产管理事宜,尚未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

“缺少司法解释和先例指引,我们和社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宋梅玲律师直言,这是全省首例参照“破产管理人”模式履行“遗产管理人”职责的成功案例,我们将以此案例为延伸,拟写一份《遗产管理人操作指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遗产管理人”案件提供杭州经验。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朱振辉

闸弄口微融站 任钰洁

编辑 陈伊

审核 毛迪 王晨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