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瑞士会谈成果超出预期,国际社会纷纷表示欢迎,中美同步大幅降低双边关税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超出预期”“提振全球市场”——国际社会12日热烈欢迎中美日内瓦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中美当天发表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在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措施,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对华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据此,中美将同步取消和暂停针对对方的115%关税。此外,双方还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将定期或不定期轮流在中国、美国开展磋商,或在商定的第三国开展磋商。法新社12日引述业界人士的话评论称,这一结果对于北京来说尤其是一个成功,“中国对美国的高关税威胁采取了坚定立场,没有妥协,最终成功(使美国)大幅降低了关税”。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会谈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好于预期。但也应持谨慎乐观态度,中美还将围绕关税展开持续谈判。



中美日内瓦经贸高层会谈成果鼓舞世界多方,图为12日南京港码头繁忙景象(图/视觉中国)

美媒:出人意料的突破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这次会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当地时间12日上午9时,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根据声明,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今年4月之前,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0%的关税。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这34%中有10%是美方所谓的基准关税,24%是对中国特别加征。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反制。随后美方轮番升级关税措施,将对华“对等关税”税率先后提升至84%和125%。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2日发表谈话指出,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希望美方以这次会谈为基础,与中方继续相向而行,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不断加强互利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共同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美周末会谈的结果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承受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完全停滞。报道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2日上午在日内瓦承认,现有的关税相当于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事实上的“贸易禁运”。他称:“两国代表团的共识是双方都不想‘脱钩’,这些非常高的关税等同于贸易禁运,双方都不希望这样。我们想要贸易,希望贸易更加平衡。”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新闻发布会(视频截图/新华社)

“这一出人意料的突破缓和了一场惩罚性的贸易战,提振了全球市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全球投资者为这场美国发起的大规模贸易战迎来解冻而欢呼,亚洲、欧洲和美国股市12日均大幅上涨。路透社引述中国投资界人士的话称:“结果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以前,人们只是希望双方能坐下来谈谈,市场一直很脆弱。现在,有了更多的确定性。”有人表示,此前认为,美国对华关税可能降至50%左右,但实际降幅更大。短期而言,投资者对全球供应链受损的担忧大幅降低。“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会谈结果对世界经济来说是好消息”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从联合声明来看,会谈成果超出预期,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这说明中方此前的坚决反制和斗争态度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中方的反制措施确实对美方造成重大影响,美国政府才会在会谈之后将关税降低。

世界其他国家也在密切关注中美这场会谈。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12日发文称,欧洲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贡特拉姆·沃尔夫说,中美会谈的结果对世界经济来说是好消息,“这表明经济理性又回到了美国,他们意识到,他们试图做的事情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沃尔夫说,欧洲政策制定者应该注意到北京的强硬态度,“每当(美国)经济开始受到伤害时,美国总统似乎就会屈服,所以我认为强硬路线是值得的”。

德国《资本》网站12日称,贝伦贝格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施密丁表示,中美经贸会谈的结果是个好消息,中国对美国关税采取的强硬立场基本上取得了胜利,北京已迫使美国坐到谈判桌前。文章称,美国政府对中国的高关税给自身带来了严重后果:航运被取消,集装箱货运量下降,卡车司机的工作越来越少,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图为中国和美国国旗(资料图)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任黄郑亮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美首次谈判即把关税大幅降低,且双方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结果显然高于市场预期。黄郑亮特别提到,美方的压力比中方更大。5月中旬,美国要公布物价、制造业、进口价格等多项经济指数,叠加美国产品库存消耗,高关税对美国经济压力加大,美国需要及时降低关税、恢复贸易,减轻经济发展和商品库存压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当前的对华关税对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但好在双方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后续可以继续进行谈判。中国社科院学者杨水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能忽略行业关税这一中长期风险。美国政府正在针对半导体、药品、汽车、关键矿物等进行“232调查”,这些行业属于战略品行业,其关税可能会增高。

接下来中美经贸磋商将如何发展?黄郑亮分析说,首先,中美将继续围绕剩余关税进行谈判。其次,谈判重点可能将转向非关税壁垒,如投资、市场准入、关键矿产供应等。据CNN报道,贝森特12日表示,美国想要的是“与中国的战略必需品脱钩”,减少在关键药品、半导体芯片和钢铁等产品上对中国的依赖。

未来局势仍待观察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表示:双方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工作。

当地时间11日晚,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日内瓦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BBC称,伊维拉一直在密切关注中美会谈。她12日发表声明称:“我非常高兴看到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的积极成果。会谈标志着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希望这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在当前全球紧张的局势下,这一进展不仅对中美两国非常重要,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包括最脆弱的经济体,也至关重要。”

英国《卫报》称,荷兰国际集团12日上调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至4.7%,并表示,如果中美在90天内达成协议,这一数字可能会进一步上调。该机构经济学家还表示,预计中国5月和6月对美国出口将大幅反弹,因为库存耗尽的美国进口商将利用这一时期恢复进口。报道也提到,中美贸易“休战”虽然受到欢迎,但并不等同于和平条约,无法保证美中90天的“休战”会导致“永久停战”。

此次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士举行。该国《新苏黎世报》12日称,美中贸易争端缓和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喘息机会。“我们不知道瑞士的斡旋对美中贸易争端缓和有多大贡献。可能是经济常识和国内政治需要的结合,促使两国达成协议。”报道称,现在距离美中达成全面协议还有90天的时间。为了真正重启关系,双方必须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