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

中国父子德国溺亡,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警方:6岁儿子坠湖后父亲跳下营救,不幸遇难

据德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7月12日,经过约一周的搜寻打捞,德国警方在艾布湖底找到了此前溺水失踪的33岁中国籍男子及其6岁儿子的遗体。

德国上巴伐利亚南部警察总局新闻发言人于上周末公布了这一消息,“这个结果无论是对遇难的中国公民家属,还是连续8天在艾布湖展开艰难搜救的行动人员来说,都是非常悲痛的。”


图为搜救现场

警方介绍,这起悲剧发生在当地时间7月5日,6岁的孩子不慎从艾布湖的脚踏船上坠落,他的父亲立即跳下船试图施救,但再也没有浮出水面。事发时,船上还有34岁的母亲和4岁的女儿。母女二人眼睁睁地看着父子俩溺水。水上救援队随后将她们从脚踏船上救出并送至岸边,由危机干预小组进行救治。

据悉,艾布湖是当地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许多游客都会在湖中沐浴、游泳、泛舟。

警方称,遗体打捞工作由慕尼黑、纽伦堡等地多支潜水小队及专业潜水打捞公司共同完成。在前期的搜救过程中,警方曾出动警犬和直升机,但一无所获。参与打捞的斯特凡·松塔格说,专业公司介入后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家11日下午抵达艾布湖,数小时内就定位了水下遗体,我们立即对水域坐标进行了标记。”


搜救人员在事故地点进行搜寻

受恶劣天气等影响,11日晚的遗体打捞作业未能继续。次日清晨,警方潜水员正式展开打捞,约8点即抵达目标区域。最终,警方在约24米深的湖底发现两具遗体,这个深度相当于八到九层楼的高度。据了解,艾布湖最深处达36米。松塔格说,遗体被发现的位置“距离事发地点其实非常近”。

目前警方的调查并未结束,亦未对外公布事发时溺水父子是否穿着救生衣,以及施救的父亲是否会游泳等信息。当地水上救援部门等机构补充称,现行法律并未强制要求穿救生衣,也未规定儿童或不会游泳者必须穿着。

据德国救生协会发言人称,去年德国全国范围内有33人因划艇、脚踏船和立式桨板事故丧生。该发言人还表示,即使是游泳高手,也可能因从立式桨板上掉入冷水中而死亡。最近几周,巴伐利亚州发生了多起致命的游泳事故。巴伐利亚红十字会发言人称,6月1日以来已记录了27起死亡事件。

红星新闻记者 沈杏怡

延伸阅读

中国女游客在印尼粉红海滩溺亡,男友:浮潜面罩莫名消失

6月23日,一名中国女游客在印度尼西亚的粉红海滩溺亡,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溺亡女游客邱某的男友王先生,他表示,自己已经和女友的父母抵达印尼处理后续事宜。“警方并未就此事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只是简单地出具了一份事故报告。我还是想知道事情完整的真相。”

两位目击游客告诉记者,邱某下水时并未穿救生衣,但是戴了浮潜面罩。“我发现她溺水的时候,她头朝下后背浮在海面上,当时她身上没有救生衣,连浮潜面罩也没有,按理说浮潜面罩一般绑得很紧,很难自动脱落。”一位目击游客说。目击游客还称,对于邱某的全程施救,浮潜项目的工作人员并未过多参与。

女游客在印尼海滩溺亡

男友:想知道真相

23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粉红海滩溺亡女游客的男友王先生,他介绍称,他的女友是一名网店经营者,为人正直善良,“事发时她刚过完生日,目前我一直和她的父母在一起处理善后事宜。他们已经抵达印尼,正和有关部门沟通相关事宜。”王先生表示,女友学过游泳,而且也去其他国家进行过几次潜水,所以她之前独自报了在印尼科莫多两天一夜的船宿行程。“没想到在6月18日上午,在科莫多一个名叫粉色沙滩的浮潜点被发现溺水,经过抢救无效后死亡。”



溺亡女游客生前照片

王先生表示,在此次事故发生后,船宿公司导游曾称邱某自身没有安全意识,浮潜时因为想拍照所以没有穿救生衣。但据王先生了解到的细节却并非如此,他认为,事故发生时,同行的向导并未尽到相应的看护责任,导致事发时没有得到及时救援。“女友在被打捞上岸后,导游们也没有进行任何有效和专业的救援措施,是几名好心的中外游客在进行救援。在打捞上船半小时后当地救援人员才出现,完全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随后又过了一个小时才送到医院。”

王先生说,目前他并不是为了想要更多的赔偿,而是希望能够获悉事情的全部细节和真相,“能够给我们有一个交代就行。因为这其中还有诸多疑问有待解释,发现溺水的时候邱某身上并无救生衣,这期间救生衣哪去了?同行的潜导和船员到底有没有尽到看护、抢救的责任?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能够找到更多现场目击者。”

目击者称溺亡女子未穿救生衣

溺亡女子浮潜面罩莫名消失

当时与邱某同在一艘船的邵先生告诉记者,最开始他们是一起戴着浮潜面罩下水的,当时那个位置只有两三米深,但再往前一段就突然变成十几米深,“下水的时候邱某确实没有穿救生衣,也没带手机,后来她就向一对中国情侣那边游。”邵先生称,直到后来他们上岸的时候才发现有一群人围在那里对邱某进行抢救。“后来我妹夫说他当时看到隔壁船的中国人向岸边求救,才有人用小船把邱某拉上岸。”



邱某生前戴着浮潜面罩

戴女士和一位与她同行的男生是最早发现邱某出事的人,“我们发现她的时候,人在安全区外,那里水深大约两三米。她已经是头朝下后背浮在水面上了。人没有穿救生衣,也没有戴浮潜面罩,按理来说浮潜面罩是应该紧紧绑在头上的,基本不会自动脱落。”据邵先生提供的视频显示,刚下水的时候,邱某确实戴着浮潜面罩。

戴女士称,后来他们叫了船把邱某拖上了岸。“上岸后一名外国游客在对邱某紧急施救,后来又把她送到所属的船上,找到两名医生职业的游客进行急救。”戴女士告诉记者,那时候就已经发现邱某没有脉搏了,“后来我们在她的房间找到手机准备联系家属。在这全部过程中,这边的向导和船员确实没发挥什么作用。”



戴女士发现邱某的位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还注意到,有一位自称事发时与邱女士同船的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就此事公开发声,称邱女士浮潜时确实没有穿救生衣,但也根本没有带手机去拍照,“浮潜时也没有船员在旁边看护,所以邱女士被发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救援时间。而且邱女士被捞上船之后,整艘船的船员没有一个人会紧急救援,都是船上的中外游客在紧急施救,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把人送去医院。”记者私信该网友,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多名游客称向导不会主动发放救生衣

工作人员难以起到看护作用

此事发生后,记者发现,有不少网友跟帖讲述了自己在印尼当地浮潜时的惊险遭遇,指出当地浮潜项目在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有网友称自己当时呼吸管一直进水,潜导也不管,直接带着别人游走了;还有人说船员只负责把游客运到潜点,其他一概不管;更有网友表示,工作人员不会主动给游客救生衣,必须自己要,也没有相关安全提醒。但也有网友称,在科莫多进行浮潜项目时,因为自己要了件救生衣,工作人员才安排专门的潜导带着。

23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多位曾经去过印尼浮潜的中国游客,其中一位女游客小幂(化名)表示,在进行浮潜项目前,船上的工作人员不会主动要求游客穿救生衣,必须自己索要他们才会给。“就算是当天天气不好、风很大的情况下,游客们到了浮潜点也是自由下水,不强制要求穿救生衣。而且因为大风天气的情况下,如果船漂远了船员甚至有可能还发现不了,只能在海里高声喊叫他们才能发现,这样如果真的出现意外很可能来不及施救。”

另一位中国游客小胡(化名)告诉记者,她当时订的是科莫多一日游,其中包括三个浮潜点,“在第二处潜点戴上潜水工具、穿了救生衣就让我们直接下水了,我后面慢慢感觉到海浪开始慢慢变大,一直在把我们往海深处卷,我还听到隔壁船有人在喊救命,我们两个都被浪打到船底了,费力挣脱出来后我已经意识模糊,全靠船员拖拽才上了船。”小胡表示,科莫多这边海域的浪本身就大,当地这种浮潜项目做不到一对一看管,在海里一旦风浪突然变大根本找不到人。



事发海滩

游客小肖(化名)称,这种船宿项目如果是拼团的话,一艘船上大概会有14名游客人、2-3位潜导,“一位潜导会先下去找海洋生物,另一位则是负责带着手握救生圈的人,但是潜导手里拿着两个救生圈,很多人都扒在上面,感觉潜导顾不太过来。”小肖告诉记者,当时还有人让这位负责救生圈的潜导帮忙下水拍摄,然后他就直接松开了游泳圈的绳子去拍摄了,扒在游泳圈上的几个人就只能漂在那里。

小肖说,由于科莫多的浪和暗流比较大,“后来我扒在救生圈上的朋友开始往深海漂去,但是再也没见过潜导。我朋友他们一直漂到比较深的海域,其中一个人救生衣上的扣子还扣不上。当时我往船那里游,一直招手求救也没人理。”小肖表示,最后还是因为浮潜时间到了,工作人员才开始开船找人。

小匡表示,自己也曾去科莫多进行浮潜,“当时去之前刚学完蛙泳课过于自信没要救生衣,结果下海之后浪打过来很难顺利浮起来,导致呼吸管容易进水。那时候我真怕自己会死在海里,拼命地踩水探头,还好憋住一口气游过去抓住了不远处的救生圈。”小匡告诫大家,在游泳馆游泳和在大海游泳根本就是两回事,爱好者们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