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

这些美国重量级人物,不应该六七年才访华一次

近期,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访华,该团由来自华盛顿州的民主党籍众议员、曾任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史密斯率领,成员还包括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共和党籍议员鲍姆加特纳、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籍议员康纳,以及民主党籍众议员赫拉汉。这是一个跨党派的代表团,成员在美国外交、军事政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自2019年以来,这是首个访华的美国众议员代表团,堪称是一次破冰之旅,彰显了“国会渠道”在中美重启对话、加大接触、寻求和平共处之道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等分别会见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强调保持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中美需要加强交流对话,避免误解误判,防止对立对抗,推进互利合作,共担大国责任。


9月2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史密斯一行。图/新华

今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三次通电话,为中美关系把舵定向。作为美国民意代表和美国政府中的立法部门,国会众议员代表团的来访,带来了美国两党的声音和美国人民对中美关系的期待,有助于美方准确了解中国,推动中美关系真正实现稳定。

美国对华政策并不完全由白宫决定,国会长期扮演关键角色,特别是拥有435名众议员的众议院。史密斯表示,美中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找到和平共处之道至关重要,“美国众议院议员的访问不应该是六七年才一次”。

从历史上看,很多美国国会议员为中美关系的积极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等文件的达成得益于相关国会议员的推动。然而,美国国会也有相当多对华持鹰派立场的政治人物,甚至不乏“反华急先锋”。近年来,在美国对华所谓“战略竞争”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国会议员抛出数百个旨在打压中国的法案,在众议院还成立聚焦美中竞争问题的专设委员会。一些美国国会议员肆意操弄涉华议题,是中美关系政治化、泛安全化的推手,在台湾问题等方面采取挑衅言行。

此次众议员代表团访华,实际上背后经历了复杂的协商互动,可谓一波三折。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的“极化”,很多国会议员都担心被政治对手指责对华软弱,他们对访华甚至是与中方人士的接触态度消极。无疑,了解是建立信任的基础,也是探讨合作的开端,这次众议员代表团访华为中美交往打开了一扇窗口,相关会见和接待安排也体现了中方的重视。9月19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通话,达成重要共识,为下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中美元首外交的推进,是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访华的重要驱动力。

访问期间,中方回应了美方关切,传递了以下几点关键信息:一是中美是伙伴而非对手,更不是敌人,当前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二是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自古到今的事实,是台海真正的现状,美国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是有政治承诺的,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就应坚决反对“台独”;三是中美双方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广泛的共同利益,应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四是中国军队愿与美军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的两军关系,同时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方还表示,欢迎更多美国国会议员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希望美国国会议员排除干扰制约因素,采取建设性务实举措,为中美合作开创动能。

史密斯在美国驻华使馆举办的记者会上表示,美中需要加强沟通,避免误判;两国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哪怕不能在同一页上,也应在同一本书里”。这些议员来自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他们还向中方提及治理芬太尼问题、采购波音飞机、保障稀土供应等涉及本选区民众利益的具体议题。史密斯等议员还提出,美中需要在中东地区事务、推动解决俄乌冲突、维护朝鲜半岛稳定等方面推进协调、合作。据悉,代表团与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前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也进行了交流。这有助于美国议员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关切以及中方对于中美关系发展的意图。

应看到,在中美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两国之间正在进入一个“增加接触、加深对话、寻求合作”的小周期。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认为美中关系展现出“战略稳定”的态势。美国国会议员既是影响联邦层面对华政策的关键力量,也是中美关系社会民意基础的塑造者。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这个跨党派代表团在管理美中关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大门随时敞开,希望有更多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看到真实、立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而不是囿于对华刻板印象和负面认知。唯有如此,中美两个大国才能找到相互赋能、彼此成就的正确相处之道。

(作者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作者:赵明昊

编辑: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