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

太危险!男子酒后在副驾驶睡觉,用“智驾神器”开车20分钟,法院判了

来源:央视网

喝酒不开车

开车不喝酒

是一条驾驶“铁律”

然而今年来“智驾神器”发展迅速

让很多人心里生出一丝侥幸

近日

杭州一男子就因为酒后使用“智驾神器”驾车

而被判危险驾驶罪

“司机”在副驾驶睡觉

车辆“智驾”行驶20分钟

9月13日凌晨2时许,一辆打着双闪灯的小客车停在道路中央,阻拦后方车辆通行。过路群众发现异常上去看,发现车辆主驾驶位空着,仅有副驾驶座上躺着一名男子,车内中控台还显示着“报警”提示,便报了警。

这一查,着实令人吓出冷汗。

路面监控画面显示,上述小客车车主王某某于9月13日零点31分许从一处夜宵点驾车进入某小区,后于1点17分许又驾车离开小区。

车辆后台数据显示,1点17分至18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王某某从主驾驶位挪到了副驾驶位。

1点28分许,监控画面拍到车辆在高架桥上行驶,而王某某躺在副驾驶位酣睡的画面。

直至1点38分,车辆才自行停下、打开双闪。



路面监控画面 临平检察提供

也就是说,这辆车在主驾驶位无人的情况下行驶了足足20分钟。所幸夜深车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当日凌晨3时11分,经检测,王某某血液中乙醇含量达114.5mg/100ml。到案后,王某某承认他9月12日晚至次日凌晨与朋友吃夜宵,喝多了酒,抱着侥幸心理让车辆自动驾驶。

他如何“骗”过车辆系统?

为什么主驾驶位上无人,车辆还能自动驾驶?

王某某这辆小客车是今年5月买的,装有2级智能辅助系统。按照车辆系统设定,驾驶车辆时,一旦双手脱离方向盘、使用辅助系统超过2分钟,系统就会提示驾驶人员接管方向盘,否则会主动降速并退出系统,以此确保行车安全。

“这个系统不允许驾驶员不在驾驶位操作,也不能代替驾驶员,系统简介中是有文字警告的,驾驶员不可能不知道。”车辆销售公司的技术专家表示。

王某某又是怎么做到“20分钟”的?

为了“骗过”方向盘检测,王某某在方向盘上加装了一种被称为“智驾神器”的配件,让系统误以为驾驶人员的双手未脱离方向盘,使车辆持续保持无人驾驶的状态。

检察机关审查认为,根据2021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40429-2021),2级以下驾驶自动化系统要求驾驶员和驾驶自动化系统共同执行全部驾驶任务,并监督驾驶自动化系统的行为和执行适当的响应和操作。

本案中,涉案车辆自动化等级为2级,应当由王某某和系统共同执行车辆驾驶任务,王某某应时刻监管系统行为,及时执行适当的操作,以确保行车安全。

因此,王某某作为驾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醉酒状态下使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道路上行驶机动车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应当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9月17日,临平区检察院对被告人王某某依法提起公诉。综合被告人王某某曾于2024年7月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行政处罚的情节,9月19日,经法院审理,被告人王某某被判犯危险驾驶罪,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

临平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告诉潮新闻记者,此前该院未受理过此类案件。

所谓“神器”

网上轻易能买到

记者查询电商平台发现,仍有不少商家正在售卖所谓“智驾神器”“智驾免打扰模块”“智驾魔盒”等商品,且有的销量过百。


电商平台截图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一名商家,对方发来安装视频——只需将白色模块接入方向盘内部的插头,即可实现安装。

该商家发来的驾驶体验视频显示,双手离开方向盘能实现智能驾驶,“在狭窄和拥挤的城区道路也可以。”

“除了睡觉,都没问题。”该商家说。


商家提供的驾驶体验视频

临平检察院表示,后续将联合相关部门,从技术端和市场端强化监管,同时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驾驶。

此外,也提醒大家,“智驾”需要人机共驾,而不是完全自动驾驶!千万不要为了图方便购买使用所谓的“智驾神器”,此类配件会严重干扰智驾系统,造成极大的行车隐患,甚至造成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使用“智驾神器”,都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特斯拉因2019年车祸被判赔2.43亿美元!马斯克:将上诉

据报道,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陪审团裁定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2019年的一场致命车祸中负部分责任,并要求其支付总额达2.43亿美元的赔偿金。报道称,这一判决对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而言是一次打击。马斯克已经表示,特斯拉将提出上诉。



一辆特斯拉汽车

2019年,驾驶员乔治·麦吉驾驶着一辆处于自动辅助驾驶模式的ModelS,在其视线短暂离开前方道路后,这辆ModelS撞上了一对站在路边的年轻情侣,致22岁的奈贝尔·贝纳维德斯·莱昂死亡,其男友狄龙·安古洛重伤。

事故发生后,奈贝尔的家人和狄龙起诉了司机乔治和特斯拉公司。据报道,原告与司机之间已经达成和解。2024年,原告对特斯拉提出联邦诉讼,其认为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应在车辆发生碰撞前警告驾驶员并刹车。根据法庭文件,事故发生时,这辆车的行驶速度为每小时62英里(约合99公里),路口还有一个停车标志和红灯。

在陪审团裁决之前,该案在迈阿密进行了为期3周的庭审。原告律师布雷特·施赖伯在结案总结中称,特斯拉夸大了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布雷特说,特斯拉在宣传其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时就知道,这功能会让驾驶员分心,会让驾驶员产生虚假的安全感。他还出示了马斯克2016年的一份声明,声明中称特斯拉的紧急制动功能可以检测到路上的所有物体,包括宇宙飞船上的金属片。

布雷特称,特斯拉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产品存在缺陷。特斯拉的代理律师乔尔·史密斯则在结案总结中将责任全部推给驾驶员乔治。“他说他当时在找手机,这场车祸是他个人原因造成的。”

在经过7小时的审议后,8人陪审团裁定,特斯拉在这起事故中负三分之一的责任,司机乔治负三分之二的责任。陪审团裁定原告应获赔总计1.29亿美元,按比例划分,特斯拉需要支付三分之一,即4300万美元。鉴于司机并非本案被告,所以其无需支付赔偿金。此外,特斯拉还将支付2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据了解,惩罚性赔偿金旨在惩罚被告特别有害的行为并警告其将来不要再出现类似行为。

特斯拉对此判决表示强烈不满,并计划上诉。其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一判决是错误的,将破坏特斯拉乃至整个汽车制造业在安全方面的努力。“我们必须明确,任何车辆都阻止不了那场车祸,这与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无关,这完全是司机的责任。”

据报道,类似的诉讼案件大多都会达成和解或被驳回,而这起案件能进入庭审阶段,本身就已经是对特斯拉安全问题的一个重大考验。在马斯克将特斯拉的未来都押注在全自动驾驶技术上时,这一裁决结果无疑是“当头一棒”。

特斯拉投资者、投资机构合伙人吉恩·蒙斯特称,这项裁决也将为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全责任划分设定一个先例。“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以后将承担更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