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牡丹江市的左先生向记者反映称,他于今年1月,在网购平台的“官方旗舰店”,花费8871.65元给在北京的儿子购买了一台苹果16 Pro Max手机。8月27日上午7时许,该手机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和手机连接的充电线端口处突然发生自燃,目前维权陷入僵局。
机主讲述
清晨被焦糊味“熏醒”,检测和维权过程一波三折
苹果:事故非质量原因也非人为,只能原路寄回
![]()
手机充电口处与连接的数据线有明显的烧灼痕迹
据左先生儿子描述,事发当日上午7时许,他在睡梦中突然被焦煳味“熏醒”,之后发现手机底部有烟冒出,充电口处与连接的数据线有明显的烧灼痕迹。之后,他联系了苹果官方客服,并按指引提交资料后,于9月7日将手机寄往上海苹果公司进行检测。“此后一直等不到苹果的回应,我在老家的父亲便开始替我维权,在我父亲多次联系苹果后,终于在10月26日接到了苹果的回应电话。”左先生儿子说。
根据左先生提供的录音,苹果称:检测结果显示“非产品质量问题”“也没说过是人为原因”,但无法回应具体起火原因,也未能提供书面检测报告。左先生对此表示无法理解:“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手机和相关产品的质量问题,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
左先生的订单信息
在苹果方面未能给出明确解释后,左先生转而向销售方网购平台求助。平台最初要求他将手机寄回检测,但当他协调将手机从苹果直接转寄至平台检测点后,平台又表示自身“检测不了”,需以苹果的结论为准。“我把手机寄给苹果,苹果不给我事故原因,寄给网购平台,检测又回到了苹果。消费者维权咋就这么难!”左先生不解地说。
核心疑点
起火原因成谜,原装配件引争议
苹果线下门店:“与原装线外观一致”
![]()
图为烧焦的充电线头
事故的焦点集中在起火原因的认定上,左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手机本体大部分无烧焦痕迹,但充电口处橡胶材质已被烧化。11月18日,记者联系到身边几位苹果使用者,其均表示:苹果充电线有时会遇到轻微漏电的情况,但从未遇到过自燃。另有使用者表示,苹果原装充电线的充电端口处,会刻有电镀铭文,如果没有铭文,或许就不是苹果的原装线。
但值得注意的是,左先生提供的照片显示,因着火位置与苹果充电线上“电镀铭文”的位置相重合,因此难以看到该苹果充电线上是否存有铭文。记者询问左先生充电线充电端口处是否有铭文?左先生称难以识别,但他明确表示,涉事充电线为原装,这在他将手机送至苹果进行检测时,已经一并寄回,“如果涉事充电线不是原装,苹果完全可以回复是我使用非原装充电线导致的着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告知着火原因。”
针对消费者关于“原装充电线端口应有铭文”的疑问,记者走访了线下的苹果授权专卖店。店员表示,仅凭铭文判断并不绝对,因生产批次和工厂不同,部分原装线可能没有铭文。通过照片初步判断,左先生的线材“与原装线的外观一致”。
维权困境
苹果方确认手机型号并明确配有充电线
但消费者维权仍无实质性进展
11月19日上午,记者联系苹果官方客服,对方根据手机序列号核实了购买信息,但又称客服系统内并未查询到左先生此次事故的报告记录。对于事件本身及故障原因,客服未予正面回应。
![]()
左先生的手机序列号
截至目前,左先生的手机虽能开机,但充电口已损坏,难以正常使用。“这台手机,如今成了一个烫手山芋,我咋都没想到花钱购物却给自己买了个烦恼。”他表示,他自始至终也未向苹果寻求过额外的赔偿,只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和合理的解决方案,但如今的遭遇,让他很是失望。
下午1时许,左先生告诉记者,他已向苹果中国总部所在地的消费者热线反映了此事,希望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合理解决。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